政策趨嚴與標準提升的雙重驅動下,一場關乎下一代視力健康的教室光環境革命正在全國校園悄然展開。
上海市教委上周下發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幼兒園規范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明確教室等學生聚集場所“無特殊需要,今后一般不再新裝固定的紫外燈”,轉而采用移動式設備并由專人管理。
這一政策變化折射出教育部門對教室光環境安全性的高度關注——當有害光源被限制,健康科學的教室燈光環境成為剛需。
與此同時,蘭陵縣疾控中心正開展2025年托育機構、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和學校采光照明“雙隨機”抽查工作,依據《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7793-2010)對眩光控制、課桌面照度等指標進行嚴格檢測。全國范圍內的教室燈光改造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全國熱潮,教室照明改造招標密集啟動
八月伊始,各地教育部門密集啟動教室燈采購招標,項目數量和預算規模顯著提升。這些招標項目對護眼燈的技術參數和安裝標準提出了明確要求。
蚌埠市長淮小學的招標信息顯示,該校計劃以11.96萬元預算采購安裝184盞護眼燈,招標文件獲取時間從8月1日開始,將于8月11日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