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已引起高度重視,教室照明對近視的影響也得到關注。教育部也出臺相關的標準文件,如《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7793-2010》《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關于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那么,教室打造優質照明光環境到底要哪些燈具才能符合標準?其中《中小學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規定了教室采光和照明要求:
1、凡教室均應裝設人工照明;
2、教室課桌面上的維持平均照度值不應低于300lx,其照度均勻度不應低于0.7;教室黑板應設局部照明燈,其維持平均照度值不低于500lx,照度均勻度不應低于0.8;
3、宜采用3300K-5500K色溫的光源,光源的顯色指數不宜小于80;
4、教室的統一眩光值(URG)不宜大于19;
5、在維持平均照度值300lx的條件下,教室照明功率密度現行值不大于11W/M²,目標值應為9W/M²;
6、照明設計計算照度時,其維護系數應取0.8;
第二點中的“教室課桌面上的維持平均照度值不應低于300lx”規定了照到桌面的平均燈光要足夠明亮。抽檢顯示多數采用熒光燈的教室,課桌面及黑板平均照度均不足200lx。所以建議這些教室的照明燈具更換成更高光效的教育照明LED燈具,讓使用相同數量燈具的教室里課桌面上的照度不低于300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