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宣傳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如何才能保護好青少年和兒童的視力?6月3日,在省衛健委組織的專家科普座談會上,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吳崢崢進行了解讀。
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的近視患病率為:小學生約36%,初中生約71%,高中生約81%。青少年近視防控迫在眉睫,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吳崢崢說,近視剛發生時,為低度近視,如果沒有有效控制甚至繼續過度用眼,度數加深太快、太多,會逐漸發展成高度近視(超過600度),高度近視并發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的風險高于正常人,更危險的是可能會造成眼底問題,如視網膜變性、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甚至在成年后引起較嚴重的不可逆性視力損傷,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質量。
造成兒童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包括用眼時間過長、使用電子產品娛樂不節制、白天戶外活動時間不足,等等。在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近視呢,孩子們和家長們分別應該怎么做?我給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孩子們需要保持充足睡眠。建議6-12歲的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應達到9-10小時,學齡前兒童的睡眠時間應更長。家長要幫助和監督孩子們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且對近視防控也有積極作用;
二是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管理,合理膳食、營養均衡。建議食物多樣,避免挑食。建議多攝入蔬菜、水果,豆類,攝入適量的魚、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類食物,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減油、減鹽、減糖,盡量少吃零食等等;
三是盡量保證孩子們每周(7天)累計達到有14小時白天在室外的逗留時間,也就是平均每天達到2小時,比如:走路上下學、課間走出教室、體育課等等,這些做到了,基本能達到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因為大量研究已證實了白天室外的自然光照度和自然光譜能刺激人體產生維生素D、多巴胺等物質,這些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可幫助延緩近視的發生;同時,白天在室外環境中,孩子的視線和視野都比較開闊、眼睛比較放松,這也有助于延緩近視的形成;在疫情期間,即使減少了外出,也可以通過在窗邊、陽臺處“目浴陽光”。
四是避免一次性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青少年兒童應當盡量避免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娛樂活動,若無法避免,建議每天使用電子產品不超過30分鐘。由于青少年兒童周一到周五每天以在校學習為主,每天放學及周末休息時應盡量注意休息眼睛,如果再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娛樂,無疑加重了眼睛的負擔,可能使近視提前發生;建議課間走出教室,沐浴陽光,即使在家學習,也建議最好一節課的時間要休息一下眼睛。
五是孩子居家學習時整個環境光照也很重要,應保持明亮柔和,如果室內光照弱的話應使用臺燈,并且同時打開頂燈,環境的整體光照度應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家長在給孩子選燈具時一定要選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產品;